突破雨季制茶难题!福建农林大学携手岩霸茶业,在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

日期:2025-10-28 11:28:38

  近日,福建农林大学孙云教授团队与岩霸茶业的合作研究取得重大进展,在期刊《Food Chemistry: X》上发表了题为“探索光萎凋茶的风味密码:LED光萎凋乌龙茶中非挥发性代谢物变化机制”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创新性地应用LED光源模拟日光萎凋,为解决长期困扰乌龙茶产业的“雨季品质下降”难题,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与坚实的理论支撑,推动制茶工艺从“靠天吃饭”向“精准调控”迈进。

  乌龙茶独特的花香与醇厚口感,依赖于萎凋过程中适宜的光照。鲜叶在光下缓慢“舒展”,完成内在化学物质的转化。然而,福建春茶季恰逢雨季,高海拔茶区更是常被浓雾笼罩,导致日光萎凋难以进行。光照不足使得茶叶青草味难散、苦涩感滞留,本该有的醇厚香甜大打折扣。因此,开发可控的人工光源以替代“看天吃饭”的传统模式,成为实现乌龙茶标准化、高品质生产的关键。

  研究团队直面这一产业瓶颈,创新性地采用多波长(380–780 nm)LED组合光源,在6000lx的照度下模拟日光环境。他们在武夷山岩霸总部的做青间,以“春兰”、“水仙”、“瑞香”三种代表性乌龙茶为实验对象,设置了LED光萎凋组与传统萎凋对照组,进行对比研究。

  为了科学评估效果,研究结合了感官审评、色差分析、电子舌检测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等多种技术手段,系统揭示了LED光萎凋调控乌龙茶非挥发性代谢物变化进而改善风味的机制。

  5位资深评茶员依据国标盲评发现,LED组的茶叶品质在汤色、香气与滋味上均高于对照组。在汤色上,LED组茶汤颜色更深邃、饱和度高,例如“春兰”变为明亮的橙黄,“水仙”转为浓郁的橙红,视觉上“茶味”更足;在香气上,LED组茶叶香气更鲜活、高扬,具体表现为“瑞香”呈现出明显果香,“水仙”的花香更为馥郁;而在滋味上,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发现,LED组的青、苦、涩味显著低于对照组,整体滋味更醇厚、协调,其中“水仙”的醇厚度提升,“瑞香”更是出现了高级的“水含香”特征,茶汤丰富度明显增高。

  团队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,从分子层面揭示了风味改善的奥秘。研究发现,LED光萎凋主要通过促进黄酮类化合物、生物碱、苦味氨基酸等苦涩物质的转化,同时协调不同比例的鲜、甜味物质,共同塑造出LED组茶样那“浓郁醇厚、苦涩协调”的卓越滋味。这清晰地阐明了代谢物变化与滋味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
  福建农林大学孙云教授团队与岩霸茶业的本次合作,成功突破了传统热风萎凋等替代方案效果不佳的瓶颈,为雨季乌龙茶生产提供了稳定、可控的光萎凋技术路径。它不仅推动了乌龙茶品质调控从“经验依赖”向“科学精准”的范式转变,对保障茶农收益、促进乌龙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作为该研究的合作企业与产业实践方,岩霸茶业正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。其“岩霸·岩茶产业科创中心园区”已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启动建设,标志着企业将持续推动茶科技与文化、产业的深度融合,为武夷茶乃至中国茶的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。

关于期刊《Food Chemistry: X》

  《Food Chemistry: X》是食品科学领域顶级期刊《Food Chemistry》的姊妹刊,创刊于2019年。该刊致力于为快速发展的食品化学研究领域提供一个更高效、更开放的成果发布平台,同时秉承了母刊严谨的学术标准和对高质量研究的追求。

版权声明
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新农民网-《新农民》编辑部 GYorg.cn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Email:348171 444#qq.com】

阅读:

标签:

分享到:
0
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人物

HOT CHARACTER

图汇

HOT PICTURES

热点标签

HOT TAGS

每天排名

TOP ARTICLES

中国官员级别知多少

普及一下中国官员级别。中国官员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:国家级、省部级、司厅局级、县处级、乡镇科级,各级分为正副职。股所级(股级)不属于国家级别,不由组织部门任命,属于地方行
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举报电话:12377

友情链接

LINKS

战略合作:中国公益在线编委会创新工作委员会

主管单位:北京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

通联地址:中国.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广播电视塔888室

联系Email:18611823110@qq.com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官方微博

国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15688号 互联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【2017】2545-288号

Copyright © 2016-2022 新农民网 Powered by GYorg 国家工信部备:京ICP备18002049号

返回首页